
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。”(克羅齊)
《中國曆史的教訓》,是一本以人物故事為主線、以廉政思想為內核的中國曆史通俗讀物,也是第一本由紀檢幹部傾注心血寫就的讀史感悟。
作者習驊在“反腐第一線”工作多年,全書收錄了他創作於2012年—2014年,並發表在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等多家媒體上的24篇“說古道今”的文章,以輕鬆的筆調通過眾多令人嗟歎與沉思的人物故事,來講述曆史風雲變幻中的不變正道。作者巧妙地從古今曆史,特別是明清治國、吏治等曆史典故中尋求成敗教訓、總結得失經驗。
《中國曆史的教訓》有趣、有料,敘事流暢生動,見解獨到深刻,傳遞廉政新思維正能量。

-
軍機處的紀律
朱元璋得了天下不久,就召集大臣開研討會,主題十分嚴肅:元朝曾經那麽強大,為何不到百年就滅亡了?大臣們普遍認為,元朝的統治太寬鬆了。朱元璋糾正說:元朝是對官員太寬鬆了!朱皇帝發現了一條重要的執政規律,史鑒鑿鑿。【詳細】
-
雍正治吏的非常舉措
在幹部問題上,雍正皇帝移棋設子往往不拘常規,有時甚至讓人目瞪口呆。直到後來人們才明白,當時他考慮的是整個大棋局,可謂非常之人必有非常舉措。【詳細】
-
慈禧收禮
清朝立國之初定下了一條死規矩:皇室不得收受臣屬財物。明王朝的覆轍曆曆在目,所以在清前期,皇室上下無人敢逾矩,風氣煥然一新。時過境遷,清中期之後,這項製度的約束力開始打折扣,但隻是拐彎抹角偷偷做,一旦敗露就要掉腦袋。【詳細】
-
蘇聯政治笑話中的幹群關係
天性活潑的美國總統裏根,給戈爾巴喬夫講過一個蘇聯政治笑話:某天,戈爾巴喬夫嫌司機開車慢,搶過方向盤,開足馬力橫衝直撞。行人責問交警:為什麽不阻攔?警察說:我不敢,他的官太大了!行人:有多大?警察低聲說:戈爾巴喬夫為他開車。【詳細】
-
笨拙的行賄
李鴻章有句名言:一個人如果連官都不會當,那就太笨了!他的意思是,大清官場是貪腐的樂園,破壞法製一點不費腦子。同理,大清臣民如果連行賄都不會,送去的東西領導竟然不要,那隻能怪智商有問題,肯定讓人笑話。【詳細】
-
張之洞借錢
“一分錢憋倒英雄漢”,張之洞對此深有體會。他急需一大筆錢,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借到,為此苦惱不已。張之洞打小聰慧異常,他爹是貴州的一個知府,但是大家都說小張將來肯定超過老張。果然,小張26歲名列殿試第一,當即被分配到翰林院工作。【詳細】
不久前的北京訂貨會上,一本由紀檢監察幹部、法學博士習驊寫就的《中國曆史的教訓》新鮮問世,為書市平添了一個熱鬧的話題。最先讀到該書的人紛紛稱道:這本書具有在反腐肅貪教育活動中“讓黨員幹部不打瞌睡”的功效,黨員幹部應該人手一冊。
“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。”意大利學者克羅齊認為:當生活的發展逐漸需要時,曆史就會複活,過去史就變成現在的。長久以來,這一論斷被普遍應用到人類社會認知活動中。而中國自古也有“以史為鑒”的箴言。可以說,曆史是過去的,也是現在的,更是未來的,曆史就是一把鑰匙。
《中國曆史的教訓》便是一把曆史的鑰匙,這是第一本由紀檢監察幹部傾注心血、聯係反腐敗鬥爭的實際而寫就的讀史感悟。以古道今,作者通過特寫鏡頭放大了古今中外不同類型公職人員的奇異形象,以此反思當今中國腐敗問題。
作者習驊在“反腐第一線”工作多年,全書收錄了他創作於2012年—2014年,並發表在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上的24篇“說古道今”的文章,以輕鬆的筆調通過眾多令人嗟歎與沉思的人物故事,來講述曆史風雲變幻中的不變正道。
【更多】